被内娱赶走后,这帮明星越混越好
- 宠物百科
- 2022-11-21
- 4热度
- 0评论
作者 | 孙小南
编辑 | 乌蝇歌
小风小浪原创出品
美国人对韩团的爱,又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。
男团 BTS 连续三年入围格莱美,今年更是一口气拿下年度专辑、最佳 MV、最佳流行组合三项提名。

BTS,又称 " 防弹少年团 ",韩国偶像 top1,不光称霸本土,还火成了欧美圈顶流。
英文单曲《Dynamite》,Youtube 上 24 小时播放量 1.11 亿,在 Billboard 百强单曲排行榜中空降第一。


舞蹈够炸场,成员够拼命,可是竞争激烈的韩娱从来不缺努力的艺人。

如今不光是 BTS,韩娱人集体出动,二三线甚至本土小糊咖都能在欧美市场分得一杯羹。

这是整个 Kpop 工业体系厚积薄发的结果。
韩国人坚持不懈地闯美闯了二十年,终于有了质的变化。
而 BTS,是韩流出海新阶段的见证者,亲历者和最佳代表者。
回顾他们的走红,也是在重看韩流的这些年。
一个冷知识,BTS 原本是计划主攻中国市场的男团。
老板方时赫在他们 2013 年刚出道时接受采访,表达过类似想法。

所以 BTS 出道时还不叫 BTS,而是取自汉字的 " 防弹少年团 ",后来他们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市场越发活跃,才更多以 BTS(Bangtan Boys)自称。

防弹少年团特意出中文歌《男子汉》,还邀请方文山作词:
有些暧昧 你答应约会 / 拒绝了谁 你答应约会
感觉对了 你答应约会 / 你答应约会 你答应约会
欧巴 强势一点去改变 改变 / 别怕 拒绝的危险 危险
也要 勇敢送信件 信件 / 像男人般握住拳
然后方老师就留下了职业生涯最烂作品,以及 " 曲线抗韩 "," 专骗老外钱 " 的笑谈。
防弹少年团也开过内地演唱会,朋友去过他们的北京场,说现场粉丝很热情,但看台观众席还是有大片大片的空位。
可见当时他们的确进来中国市场了,但进得不多。
BTS 有个采访,问题是想和哪位中国歌手合作。
有成员说王力宏,有人说了当时还没分家的 TFboys。

防弹少年团在那一年的中韩歌会上听了《小苹果》,印象深刻。

如今回看,无论是中韩歌会,还是《小苹果》获奖,都是时代的眼泪了。
防弹少年团说这些话时,估计想不到自己的闯中之路,将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,结束于 2016 年。
更想不到七年后,自己也能登上全美音乐大奖的舞台,斩获年度艺人、最受欢迎组合、最受欢迎流行歌曲三项大奖。

没成想,人家另辟蹊径,闯出了另一片天。
退出内娱后,防弹少年团专心搞起了韩国本土和其他海外市场。
之后仿佛拿了热血漫中穷小子逆袭的剧本,一路疯走。
就以欧美市场的成绩为例:
2016 年,专辑《wings》进入 Billboard200 榜单,排名 26 位,韩国歌手历史最佳。

2017 年,出席公告牌音乐颁奖礼(和格莱美、全美音乐奖并称美国三大音乐颁奖礼),获得 Top Social Artist 奖,即最佳社群艺人。
这不是音乐类大奖,而是以流量为衡量标准的人气奖。
在他们之前,贾斯汀 · 比伯垄断了这个奖长达六年。

打那之后,他们受邀在全美音乐颁奖礼上表演。



从 2013 年出道开始,他们就在公司的带领下在网上保持高频营业。
在 Youtube 频道发日常练习、录音课程、mv 录制花絮、日常表演后台、自制团综等杂七杂八各种视频。
在社交账号上,成员定期且频繁地分享动态,维持粉丝黏性。

在粉丝运营概念正式提出之前,防弹少年团就搞这一套了。
其他公司的艺人也有社交帐号、自制团综,但防弹少年团绝对是交流最频繁的那一个,是韩圈出了名的物料丰富。
这种选择或许跟防弹少年团并非大公司出身有关。
他们的公司 Bighit(现名 Hybe)不是像 SM、YG 这种大型经济公司,大公司的艺人不仅刚出道时关注度更高,而且在电视资源上也占优势,曝光机会更多。
16 年的韩综《社长在看》里,一位社长就表达过小公司生存之艰难。
为了让自家艺人上节目,给电视台工作人员连送几周的应援餐,才有打动对方的希望。

这在当时或许只是无奈之举,却阴差阳错成了开拓海外粉丝的关键一步。
防弹少年团的老板方时赫说过,2015 年《Dope》MV 的 reaction. 视频在 Youtube 意外走红,是他们打入欧美市场的契机。

二创流量反哺到了防弹少年团本身,他们第一支播放量破亿的 MV 就是《Dope》。

源源不断的 MV、舞台表演、日常练习、幕后花絮,意味着偶像用来吸粉的业务能力、舞台魅力、成员相处的化学反应 …… 都摆在这里了。
之前韩媒评价防弹少年团,区别于过去偶像的 " 神秘人设 ",而是分享日常,拉近和粉丝的距离。
事实证明,这套方法论的确行之有效,尤其是在粉丝掌握更多主动权的社交媒体时代。
防弹少年团能在欧美红成顶流,某种程度上,也是因为他们缺乏竞品。
欧美乐坛在超级男孩 02 年解散、天命真女(碧昂斯的团)05 年解散之后,唱跳偶像团体就后继无人了。

像韩国偶像团体这种劲歌劲舞炸场子类型的,对欧美人来说够新鲜。

1998 年,初代女团 S.E.S 登上美国 Billboard,获得亚洲艺人团体奖。


2012 年,Bigbang 又登上格莱美官网首页,标题是《韩流爆发》(Kpop Explosion)。

一首韩语歌能够从 Billboard 排名中杀出血路,达到 top2 的成绩。
在 Youtube 上,《江南 style》的 mv 打败贾斯汀 · 比伯的《Baby》,是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点击量超过 10 亿次的视频。

正是因为前面长达十几年的铺垫,防弹少年团才有机会成为风口上的猪。
说白了,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,总会有一个幸运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迈向更高的台阶,不是 BTS,也会有 PTS、DTS。